查看原文
其他

从“玻璃摔碎了”看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

这是一个真实的班主任工作案例。一位班主任老师在改作业时,身后橱柜的玻璃掉下来摔碎了。几个值日生都说是数学课代表刚刚放作业本时,他一转背玻璃就掉下来了。班主任据此认为课代表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求他请家长重新安好玻璃。没想到的是,课代表不承认是自己摔碎了玻璃,因为他仅仅是放作业本,关好柜门,并没有去碰玻璃。在班主任眼里,课代表一直都因为被数学老师宠着而很“强势”,他决定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对他进行责任担当的教育。为了证明课代表对玻璃摔碎了负有直接责任,班主任“仔细观察玻璃为什么会掉下来”,发现“让玻璃掉下来的主要原因是,固定玻璃三面的卡子断了,只留下一面4个卡子,平时关门都没有问题,但是手如果不小心碰到玻璃,再稍微使点劲,那么玻璃就会掉下来”。班主任还和班上的“几个小侦探”模拟了几遍,觉得自己的这个判断最接近事实,也认为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课代表会尊重“事实”,承担起赔偿责任,从而也成就一次成功的责任担当教育。事与愿违,课代表无论如何不承认玻璃打碎是自己的责任。期间,课代表的爷爷为了息事宁人背着孩子赔了20元钱。班主任却不肯认输,天天“创造契机”与课代表谈话,一定要让课代表自己承认自己负有责任,理应主动赔偿,结果招致家长的不满……面对家长的质疑,班主任一再强调自己的良苦用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表示了理解,但这位班主任“心里依然堵得慌”,不仅因为对课代表的倾心教育得不到积极回应,还因为家长“找事”。

读完这个案例,我对从这位班主任身上反映出的专业素养的缺失感到担忧。班主任承担的不仅仅是班级管理的具体事务性工作,还有通过班级管理来育人的职责,更有通过陪伴、互动教育引导班上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责任。在促进儿童身心成长这件大事上,最能体现班主任的价值,也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做好育人工作,不仅要有乐于奉献、爱心满满的教育情怀和策略丰富、直抵人心的实践智慧,更要有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对于这位班主任而言,这是一次失败的教育实践,失败不是因为缺乏教育情怀,也不完全没有实践智慧,而是缺乏一个班主任应有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情怀落地的基础,是创生实践智慧的保障,是班主任的立身之本。对一个事物缺乏最起码的正确认知,针对它采取的行动往往就是盲目的,甚至错误的,实际收获的结果就会与期望的目标距离遥远甚至背道而驰。这个案例就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从这个案例来看,除了班级管理的策略和能力、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等,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还需要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呢?

一、班主任既要拥有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还要有在现实情境中研究儿童心理成长的自觉。

儿童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与他们的年龄和生理成长有密切的关系。刚进入小学的六七岁儿童,道德行为主要靠的是“有样学样”,十岁左右的小学生开始有了自我道德判断的萌芽。上面案例中的课代表正是处在十岁左右的年龄,班主任认为他仗着数学老师的宠爱表现很“强势”,因此就对他有了成见,这是感情用事,也是对儿童心理的不理解。道德判断的萌芽期,判断的依据并不自然地来自普遍意义上的是非观,更多地是基于安全感的价值判断。班主任有了基本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就能对学生行为大体上做出比较科学理性的分析判断。但要真正理解一个具体儿童的心理,班主任还要积极地结合其成长的现实情境进行分析研究,因为对一个具体儿童来说,不同的过往经历、家庭教育的差异、性格的不同等等,都会带来不一样的心理结构和认知特点。

拿这个案例中的课代表来说,他为什么在班主任眼中很“强势”呢?数学老师比较宠着课代表,课代表就会因此拥有了一份心理上的安全感,安全感带来了自信,这种自信又通过与数学老师有联系的各种事情表现出来——这就容易让其他不懂得儿童心理的老师对他产生“成见”。成见的发展结果就是偏见,对一个学生有了偏见,就容易求全责备,就不会去倾心理解他,信任也就失去了心理基础。从事情的一开始,班主任对儿童心理的分析研究就是缺位的,教育赖以发生的同理心从始至终都没有在班主任的行动中表现出来。

对儿童的教育能够发生,仅靠教师一厢情愿的执着情怀和自认为的正确选择是不够的,还离不开基于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共处”和协商。每遇到事情,教师先入为主地以自己的理解为“真理”,千方百计要学生服从“真理”,即使有的学生当面承认了教师的“一贯正确”,心中也难免会有委屈或抗议,有时教师遭遇学生的直接“反抗”也属情理之中。如果班主任面对玻璃碎了这件事,能够表现出对儿童心理的理解和对课代表的信任,并用一颗同理心来对待,事情的结果或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作家梁晓声在《我和橘皮事件》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他读小学时,经常要到校办工厂义务劳动。工厂专门收集橘皮,他听师傅说橘皮对平喘和减缓支气管炎有良效,就每次义务劳动时偷偷拿了几片,回去给被支气管炎所苦的妈妈泡水喝——对妈妈说是师傅给的。不料想,他被同学告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因此不再是任何一个同学的同学,甚至老师对他上课举起的手也视而不见了。正在他处于可怕的孤立之境且有了死的念头时,休完产假回来的班主任老师了解了情况,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然后又在学校广播里告诉所有人,说是她让梁晓声给带一点儿橘皮掺进中药治病的,从而拯救了梁晓声——被拯救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心灵。梁晓声在文章中说,如果没有班主任老师,也许他的人生轨迹将彻底被扭曲、改变,就不可能成为作家了。

对比课代表的无意之“过”,梁晓声即使是为妈妈治病而拿的橘皮,也属于有意犯错了。面对同样是儿童的课代表与梁晓声,两位班主任的做法显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教育的效果也判若云泥。梁晓声的班主任基于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从学生心灵成长最迫切的需要出发,首先做出的选择是保护学生受伤的心灵;这位班主任从一开始就设定课代表是缺乏责任心和担当的学生,认定玻璃因他而碎,他就应该赔偿,就应该受到一次关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教育,几乎从始至终都没有理解和信任。在玻璃碎了的一瞬间,班主任能够先关心的是课代表有没有受伤,然后才分析玻璃碎了的原因,教育是不是就有了赖以发生的心理土壤呢——如果课代表的确需要一次关于责任心的教育?当班主任知道玻璃在课代表关门时碎了是一次偶然事件,且了解到玻璃原本就已经松动了,先主动承担起管理和防范之责,选择自己来赔一块玻璃,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们,会不会是一次触动课代表内心的、润物无声的教育行动呢?甚至课代表可能因此会认识到,承担无意之错造成的后果,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担当,而非他所感受到的指责和“惩罚”,说不定他还会主动分担责任,也是值得期待的。

教育永远是一门关乎心灵的艺术,以情动人也好,以理服人也好,情和理都要与儿童心理发生积极的“化学”反应,才能收获积极的教育效果。案例中的班主任自始至终采用的是简单的说理教育,不说对于儿童而言,单纯的说理教育与他们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不符,仅仅就这件事本身而言,班主任只在自己的认知和判断里说自己的理儿,却不倾听和理解学生心中的理儿,就已经违背了说理的根本原则——对话和协商。老师没有发现玻璃随时会掉下来的隐患,是失职的表现,自己主动承担赔偿之责,既是“理”所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同时也是触动心灵的情感教育。

二、班主任要有对教育生活事件进行科学分析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教育生活是具体的,也是琐碎的,班主任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教育事件,明确区分这些事件的性质,对这些事件做出科学分析和判断,是进一步采取处理措施的前提。有些看似很重要的事件,可能仅仅是儿童成长和相处中必然会遭遇的情况,且应该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才是有益于成长的。例如,学生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分工产生了小矛盾,在展板布置上产生了小分歧等等。有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事件,可能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心理健康与否或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应该及时干预。例如学生遇事就推卸责任,面对鼓励和批评都表现出低自尊,书包课桌总是凌乱不堪等等。而且,同样的事件发生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产生的原因和对成长的意义往往是不一样的,需要班主任做出准确的判断,正确地选择应对措施。只有当班主任具有了对教育生活事件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才能保障教育实践行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帮助。

上面的案例中,事情的真相应该很明白:课代表往橱柜里放好作业本,随手关上柜门时,柜门上的玻璃掉下来,碎了。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事件呢?班主任要先做出准确判断,然后再考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柜门之所以会掉下来,表面的原因是课代表关柜门,有可能手触到了玻璃,潜在的原因,也是根本的原因是柜门上的玻璃早就松动了。这就得出两个判断,一是课代表可能直接导致玻璃掉下来了,但却并非故意为之,而是纯属巧合;二是玻璃会掉下来摔碎,从它的处境看将是一个必然,但此时此刻掉下来,却是个偶然。既然是一次并非故意的偶然事件,责任如何担当就要注意分寸的拿捏,事件本身的教育价值更要认真分析。拿一次并非故意的偶然事件说事,还指望当成契机达成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无疑是缘木求鱼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家校沟通不爽,就属于事情正常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再加上第三个判断——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柜门玻璃会掉下来的危险——班主任就应该先做这样的反思了:作为言传身教的师者,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来,又如何能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呢?

往往,班主任教师“好心办了坏事”,就是因为缺乏对自己做出的教育判断和采取的教育行动的自觉反思,过程中出现了与自己期待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没有从自身寻找原因的习惯和勇气,结果就变得很糟糕了。人非完人,班主任不可能对每个教育事件都能在第一时间做出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那么,在相应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或障碍时,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对事件做出再分析和判断,就应该成为班主任的第一选择。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除了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外,最不应该忽视的是进行班主任工作案例的积累和分析,拥有足够丰富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从中总结规律,提炼智慧。这是每个班主任都需要做出的努力。

三、正确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在家校沟通中要有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专业能力。正确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属于专业知识范畴;能促成积极有效的家校沟通,使家校在学生成长教育上形成合力,这就属于专业能力范畴。知识和能力在积极的实践中是相辅相成的,也会相互转化的。所以,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有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的习惯和勇气。面对每个孩子成长背后千差万别的家庭和家庭教育,班主任老师更要主动学习和研究,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使自己的教育行动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最终促使一切积极的行动都能转化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营养和助推力。

目前,有很多微信文章强调家长配合老师的重要性。班主任应该对此做出怎样的判断呢?其实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片面思维,容易对家校教育产生误导。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的是学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积极合作,而不是哪一方应该配合哪一方的问题。现实中,可能出现教师尽心尽力而家长不作为的情况较多,这就为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教师终将也会成为家长或者已经承担了家长的角色,那就不妨将作为教师的角色和作为家长的角色进行一下对比,借以发现家长的心态和需求,这样就有利于教师通过深思熟虑的行动,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理解和信任的桥梁。如果还无法从家长角色上亲身体验,那就多研究研究家长的心态,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去了解具体学生的家庭和家长,做到知己知彼,取得信任和尊重,保证沟通顺畅,工作得到积极回应和支持。教育工作无论是针对学生,还是针对学生背后的家长,拥有同理心是工作深入人心取得积极成果的基础和保障。

上面的案例中,班主任对如何平衡家校关系感到深深困惑。如果排除案例中导致班主任困惑的特殊事件情境和心理场域,他的这一困惑也是现实教育生活中很多老师的困惑:自认为为了学生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有时还会招致家长的责难。就这件事本身而言,家长之所以不理解,根本原因还是班主任自己做得不够好。除了责任的认定值得商榷外,后来的跟进显然已经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反映到家长那里,不理解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案例中,班主任认为自己没有主动找家长,家长找来就有些莫名其妙,反映了老师教育理解的肤浅和工作思路的狭隘——学生不仅是学生,还是家庭里的孩子,他的成长牵动的不仅是老师的心,更有家长的心。认识到这一点,班主任就不会关起门来做片面的、自以为是的教育,而会主动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背景,做出合理的评估,用一颗同理心取得家长的信任,再与家长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实现教育的双赢。

教育是面向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注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班主任只有对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出更全面和更高的要求,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才会不断收获教育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已发《教育视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